关闭 More 保存 重做 撤销 预览

   
关闭   当前为简洁模式,您可以更新模块,修改模块属性和数据,要使用完整的拖拽功能,请点击进入高级模式

重播

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»
二狗
LV14 敬畏的寂静
帖子    9607
新博币    4210 提现
提现    0
TA的勋章:勋章中心
     
    606 0 | 显示全部楼层 |倒序浏览

    现在的我,只能惊叹的对“股王”贵州茅台说,你怎么又双叒叕创历史新高了?

      本周四,贵州茅台小幅高开,开盘后先震荡上行,最高价触及1240元/股,收盘报收1230元/股,上涨0.49%,连续两天创出历史新高,也是年内第29次创历史新高。


      事实上,除贵州茅台外,今年以来,迈瑞医疗(27次)、恒瑞医药(26次)、五粮液(20次)、海天味业(20次)、中国国旅(19次)、中国平安(15次)等公司也纷纷频繁的创出历史新高。

      要说茅台的29次已经很扎眼了,但在整个A股,其也只能排第15,就是说还有14家公司的势头比茅台还要猛。

      对于这些频繁创历史新高的公司来说,从行业分布看(年内创10次历史新高公司为样本),有明显的集聚效应,即医药生物、电子、食品饮料三大行业遥遥领先,紧随其后是大金融等。

    数据来源:东方财富Choice数据

      为何是这类公司(主要是消费、科技和金融股为主)不断刷新高点,或者说,他们受到热烈追捧意味着什么呢?

      这一切,不由得让人想起上世纪70年代初,美股涌现出的一批优质龙头公司(这期间也主要是消费、科技和金融股),他们受到机构的疯狂追捧,获得了显著的估值溢价。时至今日,他们中的百事辉瑞麦当劳等公司,依然能为投资者带来超高收益。就是这一段行情,被市场广泛称之为美股“漂亮50”行情,其影响深远,至今仍被经常提起。

      虽说快50年过去了,但是当前A股所面临的环境,与当时美股是何其相像,正如国盛证券所言:

      首先是“低利率环境+高不确定性”的宏观特征;其次是微观层面上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,龙头公司优势明显;还有就是投资者结构的机构化正对市场风格产生强化作用。

      有人会说,所谓的“漂亮50”行情早在2017年就已经出现了,过去这么久了,这样的思路还能有效吗?

      对此,国盛证券表示,美股“漂亮50”行情终结的原因,一方面是内外部不确定性导致的美国经济衰退,二是这些公司自身估值出现了泡沫。

      反观当下A股,从估值角度看,处在全球较低水平,尤其对于茅台、平安等公司,估值相对更低,暂无泡沫化担忧。另一方面,国内的政策空间仍较为充分,经济断崖式回落的概率微乎其微。

      所以,讲核心资产过时了,为时尚早。

      作为股民,该如何应对呢?用个笨方法,就看看机构都买了啥,尤其是公募基金和外资(这里主要指陆股通)这两个最受关注的。

      以下便是公募基金三季报和陆股通截至11月13日的最新持仓50强公司,可以看到,他们中有很多公司是重复的,像茅台、平安、恒瑞、格力、美的、伊利等等,这也能更加说明这些公司的重要性吧!

      仅供投资者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


    个人签名
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