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闭 More 保存 重做 撤销 预览

   
关闭   当前为简洁模式,您可以更新模块,修改模块属性和数据,要使用完整的拖拽功能,请点击进入高级模式

重播

我要做个渣男
版主
当前积分:72809
帖子    8409
新博币    18364 提现
提现    0
TA的勋章:勋章中心
     
    210 2 | 显示全部楼层 |倒序浏览
    酷暑来临,“热死了”逐渐成为大家的一句口头禅,用来吐槽炎热的天气,但吐槽归吐槽,很少有人愿意相信到了2024年还会有人真的被“热死”。

    image.png

    但事实是真的会!对印度而言,这甚至还不是个别事例。

    image.png


    在热浪侵袭之下,印度多地近日刷新高温纪录,持续多日最高温度超过45°C,德里地区一气象站甚至测出52.9°C的惊人高温。后来气象站紧急澄清温度传感器出现了故障,但实际温度也有将近50°C。

    连续的高温天气给印度带来最残酷的后果就是死亡。

    6月1日当天,正值印度大选进行如火如荼的时候,33名负责选举事宜的工作人员因中暑死亡,其中包含多名官员。

    image.png

    ▲参选官员被热死,可能也是一种体质筛选吧

    除此之外,印度奥里萨邦、比哈尔邦、拉贾斯坦邦和北方邦等地当天至少有85人死于可能与炎热有关的疾病。

    据官方统计,连续多日高温导致累计死亡的人数超200人。但印媒估计,真实数据可能还要更多。

    不仅是今年,几乎每年热浪来袭时,印度都会有成百上千人因高温死亡。

    2023年6月,高温天气导致印度几天内死了170人。2022年3月,席卷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热浪使两国至少90人死亡。

    再往前的数据更是夸张,2015年的印度热浪在仅仅一星期内就夺走500个印度人的生命,全年累计2000余人被热死。

    image.png


    那究竟为什么每年印度会热死那么多人?


    印度“火炉”

    这得从印度的地理环境说起,印度属于典型的热带季风气侯。因此对于印度人而言,并没有我们的春夏秋冬四季之分,全年分为旱季、雨季和凉季,每年的3月到5月为旱季,雨季则是6月到10月,10月到次年2月则为凉季。

    由于其幅员辽阔,印度不同地区因纬度差异,各地季节的时间会略有出入。总的说来,每年3月左右,随着太阳角度的逐渐升高和日照时间的延长,印度气温逐渐攀高,象征着旱季的开始。

    对于中国大部分地区而言,4、5月的气候正是一年中最舒适的时候,很多家庭都忙着计划去哪儿来趟春季旅游。

    印度内陆地区的温度这时候就已经达到40摄氏度,印度人对此也是见怪不怪了。

    image.png

    ▲印度西北地区就是沙漠,北部又有喜马拉雅高山

    既然被叫做季风气侯,季风自然对于印度的气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6到9月,季风给印度带来的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70%左右,印度农业全赖这段雨季养活。

    可在雨季到来之前,印度人民将会迎来最难熬的一段时期。

    每年的5月下旬至6月初,在印度上空高气压作用下,天空云量少、降水少,太阳辐射强,土地干硬,伴随着高气压中空气下沉增温和西北沙漠地区吹来的干热风,印度内陆地区闷热不堪。

    而北部又有着号称“世界屋脊”、“护国山脉”之称的喜马拉雅山脉阻隔了来自高纬度的冷空气吹过来。

    即使一些偏北风从山脉那边吹过来沿着山脉吹来过程中,因为气温升高湿度降低,最终也会形成“火烧风”,又干又热。

    以至于整个印度就像个被天然架起来的大火炉。

    image.png

    ▲印度全境陷入高温

    多重因素影响下,印度中南部内陆地区的气温在这段时间内气温异常之高,最高甚至能达到60摄氏度左右,并迅速蔓延成为席卷全印度的“热浪”。


    高温影响印度方方面面

    热浪是印度的常客了,尽管每次热浪持续时间、范围、影响情况有所差异,但可以确定的是,热浪导致的长期干旱和高温天气,影响到印度老百姓生产、生活的方方面面。

    首先是缺水,印度水情那是真的旱的旱死、涝的涝死。雨季时,洪涝灾害严重;旱季时,西部和内陆的郊区小河、池塘是一滴也不剩。以至于当地村民为了饮水,不得不跑到几公里外的地方去找水源。

    image.png

    ▲排队接水的印度居民

    而在城区,水资源供应同样十分短缺。哪怕生活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地区,也不得不按时按点排队接水。排队过程中,为了争夺供水,推搡打架事件时有发生。

    人找水源都困难,就更别说人们养的禽畜和野生动物,野外“倒头就睡”的动物不在少数。

    image.png

    ▲45分钟心肺复苏......猴子尸体都凉了

    为了求生,动物们也不得不铤而走险。

    据印度媒体报道,在今年这一波热浪中,印度北部湖泊干涸,数十只猴子口渴难耐的情况下,为解渴跳入井中饮水,结果爬不出来全部淹死。

    就连蚊子也表示印度生存环境极其恶劣。最适宜蚊子生存的温度在22℃至32℃,低温环境和40°C以上的高温环境对其而言就足以致命,旱季温度达到快50°C的印度,你想找到一只活的蚊子都难。


    image.png

    ▲相关报道

    缺水情况下年轻人还能扛扛,可年纪大或者本来就有疾病在身的人就没那么容易了,而且印度的空调普及率并不高,绝大部分普通家庭根本买不起空调,甚至连电风扇也用不起,而且印度时常停电,有风扇也没法用。这也是造成旱季时造成印度伤亡的一大原因。


    image.png

    在干旱面前,就连冲突摩擦不断的印度各种宗教也罕见团结起来,无论是印度教徒、或是伊斯兰教徒、还是锡克教教徒等,都纷纷放下成见,共同向神明祈求季风早日来临,给人们来一场酣畅淋漓的降雨。

    image.png

    ▲印度教祈雨仪式,泡在水桶里

    从生产角度而言,异常高温也将导致生产效率下降。剑桥大学的研究显示,到2050年,极端高温最终可能导致印度人的“户外工作能力”下降15%,并将造成2.8%的GDP损失,到2100年造成的GDP损失将达到8.7%。

    温度接近50°C的极端高温天气让户外工作变成了“高危工作”,建筑工人、人力车司机、农民等各行人员每多在户外多工作分钟,中暑的风险就提高一分。

    一旦得不到及时救治,严重的可能引起肝脏、心脏、肾脏等器官衰竭、永久性脑损害甚至死亡。

    据外媒报道,今年3月至5月,印度共发生了2.5万起中暑病例,至少导致了56人死亡,到了6月份更热,死亡人数直线上升。

    今年6月1日印度大选当天,33名的负责选举事宜的印度工作人员,正是由于长时间在户外负责选举活动现场工作,中暑后又没有得到及时合适的医治不幸而亡。

    image.png

    ▲超过40°C,就不应该进行室外活动了

    对于靠天吃饭的印度农业而言,高温天气有着最直观的打击,尤其是对气温比较敏感的小麦。

    据研究,全球平均气温每升高1℃,会导致小麦减产6.0%左右。而小麦却又是印度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的粮食作物。

    印度一年只种一季小麦,在凉季的10、11月播种,次年3月开始陆续收获。3月是作为凉季和旱季的交替之际,该月的温度情况对于小麦保收而言至关重要。

    但总是事与愿违,2022年3月左右,一场热浪比以往更早地席卷印度,异常高温天气直接导致了小麦的热应激,当年小麦产量锐减近1100万吨。

    一石激起千层浪,因为小麦等作物产量锐减,印度国内粮食价格一度走高,为抑制通货膨胀,印度当年不得不禁止小麦出口,进而导致国际小麦市场价格走高。

    印度的甘蔗、棉花等经济作物产量也相应受到影响而有所减少。除此之外,后续的产业链经济损失更是严重。

    再早点的2016年,印度爆发大旱灾,灾情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马哈拉施特拉邦,当地900万农民没有办法获取水资源,216名农民扛不住压力自杀。

    干旱缺乏灌溉用水、高温导致作物热应激,雨季又经常发洪灾,只能说印度农民太难了。

    没点心理素质,在印度就别当农民了。长期的生存高压下,再看当年印度国内时不时爆出农民起义的事情,也就不难理解了。

    image.png

    ▲2020年印度农民起义

    干旱导致缺水死亡,户外下高温作业会中暑死亡,抑或是扛不住压力自杀,如果旱季时候备好水源老老实实呆家里吹空调躺平,总没事了吧?

    那还真不一定。


    印度人怎么降暑

    据统计,2022年我国每百户家庭中,空调保有量123.6台,即平均每个家庭有1.2台空调。

    对于中国大部分家庭而言,夏天在空调房里吃西瓜避暑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,但是对于印度人而言,却并非如此。

    在全球空调普及率平均水平为30%的大背景下,印度国内的空调普及率甚至还不到6%,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农村。整个村里都凑不出一台空调,那是常见的事情。

    为了避暑,普通印度人那是绞尽脑汁、用尽智慧,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陶瓦罐和稻草凉风机。

    陶瓦罐的功能定位对于印度普通人而言类似于冰箱,如果家里没有冰箱的话,就把饮用水搁陶瓦罐里放上几个小时,等水变凉之后再饮用。因此陶瓦罐几乎是印度家家户户的必备品。

    德里的一家公司更是利用陶土这种特性,设计出了土陶瓦门帘,在天气炎热时在土陶瓦浇上水,依据蒸发吸热原理,通过土陶瓦的热空气得以降温,进而降低室内温度。

    image.png

    ▲印度的土陶瓦门帘

    至于稻草凉风机,则相对更加“先进”一点,起码是用上电了,但是基本原理和土陶瓦门帘类似。

    凉风机的底部有一个蓄水箱,三面外壳上铺上稻草,通过水泵将蓄水箱里的水抽出打在稻草上,热空气通过湿稻草后得以降温,在由风扇吹出,帮助人们降暑。

    image.png


    ▲稻草凉风机

    但是显而易见,这些手段也仅仅只能说是有比没有强。

    尤其是在干旱地区,印度老百姓就连饮用水供应保障都困难,又怎么会把宝贵的水资源花费在降温上。

    image.png

    ▲印度就没有“愚公移山、大禹治水”之类的成语吗?40年你们当地人就没想过办法如何解决缺水问题?

    image.png

    ▲贵州省毕节市生机镇常年缺水,1956年,60多名村民在山上凿出8公里长的水渠,解决了用水问题。

    image.png

    ▲贵州遵义团结村没有水源,并且被大山阻隔,老支书带领村民前后经历35年,在悬崖峭壁上凿出10公里长的“天上”水渠,让全村吃上了水。

    而更加极端、粗暴、原始的降暑方式,也不是没有,比如泡在恒河里降温。只能说,印度恒河这一生,承受的实在太多了。

    image.png

    ▲恒河岸的男女老少

    对于装上空调的印度富裕家庭,实际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,毕竟装上了也不一定用得上。

    停电是印度人民生活的的常态,用当地人话来说“偶尔的供电会打破印度人平静的停电生活”。

    几乎每年,我们都能看到印度各地区曝出大规模停电的消息,这个问题背后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促成。

    从供电端来看,整体供电结构过于依赖煤炭发电,电力基础设施老化严重、技术落后,全国电力缺乏统一调度等...

    而从需求端来看,庞大的人口基数决定了旺盛的用电需求,而且随着莫迪政府提出“印度制造”以来,工业用电需求大幅增加。气候相对适宜的雨季和凉季尚还好,而到了旱季,缺水还严重影响水力发电,居民用电量激增,此消彼长下,供电危机就在所难免了。

    image.png

    ▲印度农村仍有2亿人用不上电

    这么一看,对于印度居民而言,无论走哪条路降暑,都总不那么令人满意。


    气候变化恐加剧这一困境

    更令印度百姓更加难受的,随着全球气候变化,旱季异常高温天气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或将加剧。

    据观测,过去10年间,印度3-5月的天气变得越来越热。印度的旱季平均到来时间越来越早,持续时间越来越长,而气候变化导致的异常高温天气的持续时间更长、更频繁和更强烈。

    印度理工大学的一份研究显示,1951年到2010年期间印度极端气温的出现频率显著增加,高温季节的时长也显著增加,几乎每十年就要增加三天。

    可以预见的是,印度百姓往后的旱季生活也是越来越难度过。

    最后,在酷暑来临之际,军武菌也希望在户外出行或者工作的朋友们,做好防暑准备,一旦身体出现不适,请及时休息或就医。

    个人签名

    我要做个渣男
    版主
    当前积分:72809
    帖子    8409
    新博币    18364 提现
    提现    0
    TA的勋章:勋章中心
       
      3天内热死200人
      个人签名

      圆圈大叔
      实习版主
      当前积分:52060
      帖子    7177
      新博币    10522 提现
      提现    0
      TA的勋章:勋章中心
         
        每日打卡
        个人签名

    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    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 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