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闭 More 保存 重做 撤销 预览

   
关闭   当前为简洁模式,您可以更新模块,修改模块属性和数据,要使用完整的拖拽功能,请点击进入高级模式

重播

donkey_nuts
实习版主
当前积分:26139
帖子    6721
新博币    5176 提现
提现    0
TA的勋章:勋章中心
     
    144 0 | 显示全部楼层 |倒序浏览
    落后、贫穷、灰黑产遍布,这是柬埔寨给世界的刻板印象。公益在这里本该蓬勃发展,然而,却似乎也沾染着不纯净的气息。以公益之名,行蝇营狗苟之事,做好事在别人眼里未必光彩。
    “华人会觉得公益不纯粹,然后不想参与公益活动吗?”面对记者的询问,某慈善组织的成员明显有点意外。他先表示“好人还是挺多的”,随后又补充道:“这边(确实)有一些正式注册的慈善组织,大家也知道,它们背地里会涉及洗钱之类的。可能有些人自己参与了或者接触了这类东西,就觉得其他公益组织也是这样的。”

    ◆ ◆ ◆教育落后:前途堪忧的大寨子
    在柬埔寨,有1/3 的人每天收入不超过17元,挣扎在贫困线以下。物价房价只高不低,与收入不成正比。农业是经济第一支柱。而工业方面,基础设施差,缺乏电力,道路交通不便。在卫生、教育方面,也存在设备落后、人才稀缺等问题。
    不止当代,新一代柬埔寨人的未来也值得担忧。全民的教育程度不高,2015年最新的劳动力市场调查显示,在柬埔寨1070万的劳动适龄人口里,只有约28%完成了中等教育,1%的人参加过职业培训,2%的人能进入大学学习。在现有教学体系里,学生的毕业率相当低:小学为79.9%,初中为42.6%,高中为20.2%。越靠近高等教育,淘汰率越高。



    国家的未来靠年轻人,而柬埔寨的年轻人明显未做好准备。据统计,有超过35万未成年人已经开始上街捡垃圾卖钱,或进入工厂当童工。而相当一部分人扔下了实业,试图通过从外国游客身上“来快钱”,帮拍照、搞骗局、强行索取小费等方法屡见不鲜。
    他们的未来,值得担忧。
    ◆ ◆ ◆一心向利:被污染的孤儿院
    由民间力量组成的公益组织,被视为弥补政府在公共管理领域的不足的重要力量。社会环境不佳的柬埔寨不乏公益组织。2013年的一则报道显示,柬埔寨有超过3500个已注册的NGO(non-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,意为非政府组织),服务全国超过300-400万人口。
    然而,光鲜亮丽的数据背后,却是服务质量的问题。在NGO组织里,70%是当地人,管理层则几乎均为外籍人士。语言不通是障碍,而管理层是否了解当地情况,能否设身处地地考虑并解决问题,影响到组织的专业程度、管理水平、执行能力等。这些弊端的影响往往在执行时暴露无遗。
    孤儿院在善心的泛滥下野蛮生长,发展成一条产业链。原本,孤儿院是上世纪70年代收养战乱孤儿而存在的,但后来,孤儿院数量只增不减。现在已经达到了400多家。其原因竟是背后的暴利。



    绝大多数孤儿院实行有偿参观。国际旅行社打着“公益旅行”的名义,招募游客报名到柬埔寨的孤儿院当志愿者。参与需要支付一笔不菲的费用。这笔钱会在中介、旅行社、司机、孤儿院等中间层层分成。澳大利亚半岛电视台报道过,某游客为此支付3000美元。除去交通住宿等,巨额利润在中介、司机、孤儿院之间分成。
    游客的捐赠会被私吞。“他(院长)把我们打扮得很穷,这样游客就会可怜我们,然后捐赠更多。”2017年,一位被英国《卫报》采访的一位小女孩如是说。她们需要尽力在游客面前表演歌舞,而获捐的衣服、玩具等物品就统统被拿到市场卖掉。此外,她们还要在院长的农场里免费打工,时不时受殴打、挨饿。
    孤儿院在管理方面也很混乱。金钱至上,工作分配轻描淡写,全然不顾孩子的安全。有志愿者仅仅因为懂英文,就被随意地分配了给HIV儿童患者进行药物配剂的工作。据透露,当孤儿院的孩子去世,也只会被随意地送往寺庙火化,全程负责人甚至不用露面。孩子的性命在这里并不被重视。
    更魔幻的是,很多孩子其实是父母主动送过来的,调查显示比例超过了44%。同时,80%以上的孩子的父母依然在世。很难想象,父母竟会因为“孤儿院能提供更好的环境”,而选择骨肉分离。十多年来,在多个NGO组织与政府联手打击下,已经揪出了200多家“假孤儿院”,将成千上万的孩子送回家。

    ◆ ◆ ◆细水长流:真心和坚持带来改变
    本该依靠公益力量援助的这里,善意却被逐步蚕食,变得面目全非。而相对的,海外的组织和个人对当地情形一知半解,络绎不绝地输入资金、物资和志愿者。
   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组织不得不呼吁,停止到孤儿院旅游,那里并不是旅游景点。他们反复劝说,这样的善心,对孩子并不算好事。但孤儿院产业依旧繁盛。很少有人愿意相信,自己正在帮忙的孤儿院其实是敛财工具。
    善心在源源不断地涌入,但实在不能恭维。



    200年前,狄更斯在《雾都孤儿》里揭示了由教会负责的济贫院对穷人表面行善、实为剥削的现实。200年后,没有人会想到,当孩子的父母生活尚可,当善心是自愿的,本为救济儿童的孤儿院依然会有大量孩子被剥削,成为商人手里的敛财工具。
    看似你情我愿,实则暗流涌动,无数交易穿插其中。笑脸过后,只有儿童默默在流泪。
    柬单网有用户曝光,还有组织打着“公益”的旗号,背后却做着敛财、洗钱工作。这或是慈善资金更便于逃避监管的原因。
    当公益染上了铜臭味,一切早已变质。
    幸好,不是只有坏人盛行。有很多华人组织在低调、踏实地做事,一点点地积累着经验和口碑。例如,腾讯公益、中国扶贫基金会、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、柬埔寨国际慈善总会等组织坚守多年,流程、资金等发展得较为成熟,在当地贡献了自己的力量,也备受信任。
    公益圈常说,坚持才会改变。暴利只顾一时,而真心和细水长流,才能真正给社会带来变化。

    个人签名

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