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闭 More 保存 重做 撤销 预览

   
关闭   当前为简洁模式,您可以更新模块,修改模块属性和数据,要使用完整的拖拽功能,请点击进入高级模式

重播

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»
敞开心菲
LV4 路旁的落叶
帖子    158
新博币    417 提现
提现    0
TA的勋章:勋章中心
     
    1248 2 | 显示全部楼层 |倒序浏览
    坟场之旅(Cemetery Tour)是Smokey Tours贫民窟导览(Slum Tour)外,另一个主打行程,时间约2.5-3小时,包括参观马尼拉最大的公墓,一窥菲律宾葬礼习俗;

    停留其中的犹太公墓,以了解菲律宾在大屠杀时如何成为犹太人庇护所;

    体验菲律宾人如何庆祝诸圣节(All Saints' Day);

    还可以体验大众交通工具Jeepney和Tricycle。

    为尊重墓园居民,行程中严禁拍照。


    什么是Smokey Tours?为什么要导览贫民窟?

    Smokey Tours是菲律宾世界体验协会(World Experience Philippines, 简称WEP),底下的一个计画。

    他们想提供的不是Tours,而是一种体验,希望可以透过导览方式将马尼拉不同的一面呈现给大众,进一步唤起其对社会议题的重视。

    所有领队都是经过训练,通过层层关卡培训出来的,再加上来自贫民窟地区的生活经验,我相信他们所说明的一切会相当有说服力。


    坟场之旅(Cemetery tour)有什么?

    马尼拉北部公墓(Manila North Cemetery)是马尼拉最大的公墓,占地54公顷,一些著名人物如总统、政治人物、明星等,都葬在此地。

    例如菲律宾第四任总统Sergio Osmeña,你可以在50 peso钞票上找到他。


    image.png


    陵墓(Mausoleum)是什么?

    在开始介绍坟场之旅之前,必须先了解一下陵墓(Mausoleum)。

    陵墓有很多型式,像印度著名的泰姬玛哈陵、中国兵马俑等。

    在马尼拉北部公墓常见的型式为一间间由栅栏圈住的房屋,就像是为石棺打造的寝室一样,一个家族通常拥有一个陵墓,里头置放一个个过世亲人的石棺。

    通常在每年11月1日诸圣节前后,家人会带来一些鲜花、蜡烛、食物等,到陵墓访视过世亲人,有点像清明节。

    这是菲律宾一年一度的盛事,每到这个时候公墓才会涌入大批人潮,平常时候陵墓的打扫清洁则会委托由看守人(Caretaker)协助打理。

    在参加此导览前,我从来没亲眼见过这种型式的陵墓。


    image.png


    与亡者共生

    这里还有一点特别的是,它不仅仅是墓园,里头还像是一个社区,除了陵墓以外还有一些房子,现今约有3000居民在此生活。

    有些家庭也会允许看守人家庭住在陵墓。没错,你没有看错,他们是真的与那些石棺一起住在栅栏内!

    我原先以为公墓只是一个关于死亡的终点站,没想到这里同时也是许多人出生─成长─死亡的地方,生老病死都不离开此。

    It's not just about the death.


    image.png


    为我导览的领队M有点年纪,但经验相当丰富,坟场之旅可说是她的专业,也是她目前在Smokey Tours一直用心经营的项目。

    她不只是带领客人参观公墓,每一次导览对她而言也是在学习。

    她无时无刻都在观察公墓内的变化,一有疑问就会向当地居民请教,时时更新她的资料库。

    可以感受得到她对于这片公墓,以及这里的人事物有一定的情感与热忱。

    领队M曾经问过一个在此地出生─结婚─生子的在地妇女:为什么不离开,搬去外面住?也许有更好的生活环境或就业机会。

    她回答:「我不知道要怎么在外面生活。」

    答案简单而粗暴。

    已经习惯墓园里的生活的她,外头我们熟悉的世界对她而言才是异地


    生死都离不开金钱

    然而,公墓就像是社会的小型缩影,在生之时我们摆脱不了贫富,殊不知死后我们仍在贫富间较量。

    在墓园主要干道上你会看见几间陵墓显得特别富丽堂皇,该有的设施、装饰物,甚至是冷气都有;

    然而你也能看到只有简陋遮蔽、老旧又狭小、看似无人照料的破旧陵墓。

    贫富差距就连是在墓园也是赤赤裸裸地存在。


    菲律宾vs中国葬礼文化差异

    菲律宾是个很重视信仰的国家,人口中约莫有90%信仰天主教及基督教,剩下10%是伊斯兰信仰及其他宗教。

    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,菲律宾埋葬亲人的习俗与我们相似,存有仪式像是守灵(The Wake)─出殡(护送棺木去教堂及墓园下葬)─连续诵经九日(他们相信灵魂进入到后世需要花九天)等。

    但相似中又存在差异,像是在菲律宾守灵的时候是允许在旁赌博的(打扑克牌、桌游、麻将等),主要是要让参加者保持清醒,另一个原因,竟然是赌博的收入会用来帮忙负担葬礼费用,真让人意想不到;

    反之,在中国守灵时会被禁止大声喧哗,因为觉得对亡者不敬。


    收入来源?如何在墓园里求生存?

    正如前面所提,公墓就像是一个小型社会,在公墓内的自然有谋生方式。

    我觉得比较特别的是看守人(Caretaker)这个职业,各家族每个月会支付100 peso(约12人民币)让一位看守人每天打扫墓位。

    你想想,一个月才12人民币收入怎么生存! ?

    所以一位看守人会看照平均约10个墓位,且较有钱、拥有陵墓(住有石棺的房屋)的家族会支付较多,有时也会提供一些好处,如让看守人及其家人住在陵墓内、帮忙支付看守人子女学费等。

    也因为聘请看守人通常是以家族为单位,看守人这项职业也因而成为一种家族事业,现职看守人过世之后会由儿女接手,继续照料那些墓位。

    一代接着一代,都是看守人。


    image.png


    另外,居民也会经营较能想像到的小本生意,像是菲律宾常见的sari-sari(意思是什么都有)小杂货店、在诸圣节前后贩卖鲜花跟蜡烛等。

    有些小朋友会跑遍墓园收集蜡烛残骸,再卖掉以重新制作为蜡烛。

    陶器制作(Pottery)也是公墓内谋生的一种方式,所制作的成品会运到外头市场贩卖。

    我看到的多为小瓮、花瓶等一些园艺用盆器。

    公墓里头的水电来源则与贫民窟差不多,由于亲人来访墓园多为一年一度(诸圣节前后),电力在公墓内并不普遍。

    居民通常会连接已有电力的陵墓或房屋,但需要支付较高额的电价──他们称作sub-meter。

    水资源除了公墓里的井水可以用来洗衣服、洗澡外,有些家庭也会拿来煮沸后饮用,或直接生饮。

    也可以直接向外头购买桶装水来饮用。


    墓园里的生活:闹中取静的日子

    住在墓园里头空气相对清新又安静,而且那种平静是外头追求不到的,特别在熙熙攘攘的马尼拉大都会区更是得来不易。

    他们之所以选择墓园来居住还有一个重要原因:不需要付租金!

    幸运的话,居民会居住在经拥有家族允许的陵墓,不必烦恼无遮风避雨处。

    既然免费,又比外头(例如贫民窟)安全,何不就居住在此?

    很多居民都是抱持这样的想法,于是世世代代都生活在此。

    你可能想说和那些亡者一起居住,会不会经历某些灵异事件?

    多多少少是有的,但我想他们已经见怪不怪。

    比起害怕那些亡灵,他们更需要面对的是子女因为居住在此受到的歧视,或是午夜间有些人把此地作为贩毒、非法交易的场所。

    比起那些难以解释的现象,活生生、血淋淋的其他人类才更需要被防备。

    这活人与亡者同住的景象在我们外地人看来非常新奇,也难以想像,但很多时候生活并不会给你太多选择,奇景自然而然便渐渐成为惯例。

    没有想到在马尼拉车阵及人群24小时来回穿梭之处,还存在这么样一个特别而值得探索的地方

    个人签名

    我要做个渣男
    版主
    当前积分:72526
    帖子    8413
    新博币    17388 提现
    提现    0
    TA的勋章:勋章中心
       

      看一看
      个人签名

      圆圈大叔
      实习版主
      当前积分:51851
      帖子    7187
      新博币    10152 提现
      提现    0
      TA的勋章:勋章中心
         
        每日打卡
        个人签名

    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    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 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