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闭 More 保存 重做 撤销 预览

   
关闭   当前为简洁模式,您可以更新模块,修改模块属性和数据,要使用完整的拖拽功能,请点击进入高级模式

重播

在菲吴彦祖
LV4 路旁的落叶
帖子    99
新博币    203 提现
提现    0
TA的勋章:勋章中心
     
    2622 3 | 显示全部楼层 |倒序浏览

    清朝初期时就施行海禁政策,到康熙、乾隆朝后禁海更为严重,不许与外人进来,清朝子民更不允许出国。鸦片战争后虽然开放了五口通商,但是老百姓仍然不能出洋。然而此时清朝老百姓大多生活困苦,他们不得不冒险出洋寻找生存机会。清政府的海禁政策并不能阻碍人们求生存的欲望。


    1860年代的福州

    正因如此,在鸦片战争后的一百年华工出洋达到一个高潮。据不完全统计从1800年到1940年,华工下南洋到马来西亚就累计上百万人次!这些华工大多来源于东南沿海一带的农民和渔民。


    晚清时期的广东十三行

    这些华工有很小一部分是以自由人的身份出洋,而更多的则是通过“契约”的方式出洋。所谓契约也不过是一个好听的修辞而已,“契约”不过是一种骗局,华工出洋后的待遇与契约上所说的情况完全是两回事。“契约”都是洋文,华工也看不懂,只听他们说待遇怎么怎么好,实际上却是另外一回事。


    等待出洋的华工


    那些血腥的南洋种植园主和矿主,并不称呼华人劳工为华工,而是叫“猪仔”,这是非常污蔑的叫法,却能体现出外国人根本不把华工当人看的现状。

    当时在东南沿海有很多洋行,这些洋行负责代招华工。洋行招收到华工后再交给“猪仔馆”去具体负责下南洋事宜。“猪仔馆”就是一个贩卖人口的非法机构,他们不仅通过“契约”招收华工,甚至还直接采取绑架的方式。这些“猪仔馆”主要开设在东南沿海各口岸,其中最多的是在澳门,这里是葡萄牙管辖地,更方便他们做这种非法勾当。


    华工下南洋的悲惨情景

    华工下南洋第一个生死关便是漫长的海上航行。运送华工的船只往往设备简陋,卫生条件更是堪忧。船舱里空间狭小,他们只能蹲着,他们吃的是腐坏的食物,还常常会遭到水手的虐待、折磨。很多华工还没达到目的地便死在船上了,遇到这种情况船主会直接把尸体丢进海里……这种情况跟当年西方殖民者从非洲贩卖黑奴何其相似!


    载满华工的大帆船

    幸运活来来的华工往往会被运到马来半岛、印尼、婆罗洲的烟草种植园或橡胶种植园。他们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,工作强度也非常大,有的华工熬不过去也死在这里了。


    19世纪南洋华工在种植园工作

    后来也有一些华工为自己赎身,并在当地落地生根下来。华人普遍比较勤劳,他们肯吃苦,经过几年十几年的奋斗,也能在当地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。这种情况正是每个下南洋讨生活的华工所追求向往的。

    华工下南洋的历史从19世纪中期到1940年代才算结束,这一百年的时间是华工下南洋的血泪史,也是容易被世人所忽略的一段历史。


    • 1

      评分
    • +3

      新博币
    jackson88 + 3 skype: ip.111

    查看全部评分 我要评分

    个人签名

    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。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。
    料峭春风吹酒醒,微冷,山头斜照却相迎。回首向来萧瑟处,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。

    jackson88
    LV4 路旁的落叶
    帖子    8
    新博币    18 提现
    提现    0
    TA的勋章:勋章中心
       
      都不好混哎
      个人签名

      1

      hellorheaven
      LV3 流浪的疾风
      帖子    0
      新博币    19 提现
      提现    0
         
        看看了
        个人签名

        leon52000
        LV1 初心者
        帖子    0
        新博币    16 提现
        提现    0
           
          现在呢,这些早期来到南洋的人都是本地的成功人士
          个人签名

      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          本版积分规则

        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